疫情期间,不少企业损失惨重,复工后更是入不敷出。支付企业员工的工资甚至成了他们最大的负担。于是,不少企业主,想出各种办法,希望职工能够自己辞职。那么,如果你也是被迫辞职中的一员,该怎样维权呢?下文所述情形并不针对疫情这一特殊时期,而适用于日常一般被迫辞职的情形。
大部分时候,离职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被迫辞职更是。那么,为什么用人单位(你可以理解成公司)逼你主动辞职,而不是由他们将你辞退?这里涉及到一笔钱。
在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关系由谁提出解除,什么原因解除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劳动者切身利益,直白点讲,影响最终能拿到多少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经常能听到的N、N+1、2N,就和这个有关系。首先,在用人单位无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这种情况劳动者无任何补偿。这个好理解,劳动者另谋高就,谁也没逼谁,公司无理由补偿。
其次,下列几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5、劳动合同期满的,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
6、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为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N,N是指劳动者在本企业里的工作年限,N年就要支付N个月的工资。其中情况3中用人单位可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立即辞退劳动者,即为N+1,1为代通金。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为2N。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搞清楚这些,用人单位为何不主动出击的司马昭之心,你就明白了。因此,如果被迫考虑辞职的小伙伴一定要谨慎处理这个问题,该维护的权利还是要紧紧攥在手心里。
以上就是律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被迫辞职,如何维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现实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们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机关,或者在第一时间找律霸网律师在线图文咨询或电话咨询。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也可以咨询律霸网相关律师。
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立即在线咨询 >
法律保,中国知名的 法律咨询网站,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CopyRight@2003-2023 falvbao.net.cn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45
违法和不良信息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